物联网成为环境监管利器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9-06 13:55:47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把发展物联网确定为国家科研和产业发展的战略。
环境保护部作为最早开展物联网探索和实践并大力推进的部门之一,在物联网的探索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物联网在强化环境执法、污染监控、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环保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监察局的有关负责人。
问:环境保护部作为最早开始物联网探索和实践并大力推进的单位之一,请谈谈为什么要发展环保物联网?
答: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浪潮,目前,环境保护部在全国开展的环境在线监控网是严格意义上的物联网。可以说,环境保护部是最早开始物联网探索和实践并大力推进的单位之一。环境在线监控就是在点线面源的合适点位上安装各种自动监测仪器仪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通过各种通讯信道与环境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相连,实现在线实时通讯,这样传感器感知的点位环境状态就被源源不断地送到环保部门,并存储在海量数据库服务器上,以供环保信息化各种应用系统使用。
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是未来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重点,将给这项业务的工作模式带来巨大变革。环境在线监控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环境管理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变革形成推动力量,从而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中国污染的有效控制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问:环保物联网发展分了几个阶段?他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具体到污染源监控要达到什么程度?
答:环保物联网发展已经完成了两个梯次的推进,1999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第一次在全国开始推广的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是物联网的最早探索和实践,这一梯次为下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第二梯次的推进在2008年,环境保护部投了20个亿,地方配套超过80个亿,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个环保督查中心和333个地级市部署的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规模建设和行业级实践。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已经建成343个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对1.5万多家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第三梯次发展将通过投资、考核和创新,按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重新梳理环境在线监控和环保信息化,把物联网最新技术用到环境在线监控中,建立运维体系,实现三级数据贯通。
由环保物联网实施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应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和环境卫星遥感3个层面,由环境卫星(宏观,主要用于生态监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中观,区域流域,即线源和面源)、污染源自动监控(微观,即点源)3个空间尺度的监控构成天地一体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环境监控,从长远来看,我国就是需要建立这样天地一体的、全覆盖的环境监控体系。
问:从环保物联网发展的现阶段看,已监控1.5万个重点污染源,物联网的发展在加强环境执法,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多大作用?
答:环保物联网的发展是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的重要技术手段。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好比是药方,但与药方同样重要的是配比和剂量,配比和剂量问题靠什么方法来解决?当然是诊断。没有诊断就不知道什么病,不知道病轻病重就治不好病。循环经济中要将什么污染物以及要把多少污染物通过循环的方法来“循环掉”,实现零排放,或者低碳经济中需要降低多少碳排放?这一切都需要通过环境在线监控来解决,环境在线监控就是医疗中的诊断。
作为环保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环境保护部三大减排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安装污染源监控自动设备。同时,建设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并联网,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为排污收费、环境执法、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为环境应急、节能减排决策提供支撑。提高环境管理部门对各类环境违法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进而提高全国环保部门对重点污染源排污监管能力。
环保物联网的应用可以使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控,常规环境管理因技术手段受限无法做到。环境监控系统集成可以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每小时进行自动统计,结合纳污体环境的状况,系统可以给出企业的允许排污量,通过自动反馈来保证纳污体环境质量的稳定。可以将企业年度的排污总量分解成定期的(如一个月)的排污总量控制,实现“凭卡排污、超值报警、充值申请、环保批准”的模式,同时也为其他环境管理手段例如:排污费收取、信访处理提供了控制手段,应急情况下环境管理部门可通过环境监控系统集成远程应急关闭企业排污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总量控制。
问:从环保物联网应用的情况看,给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管带来了什么变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浙江省嘉善县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嘉善县是环境保护部确定的环境监控系统数据应用试点单位,已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环境自动监控网,这套环境监控系统集成系统包括环保决策综合信息系统、智能污染物总量控制系统、企业环境动态信息手机查询系统、“12369”多信息共享、多应用联动系统等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对本区域内地表水、空气、废水、废气、噪声及烟控区进行实时监控,对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处理、转发,超标自动报警,从而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实时现场环境情况,对环境安全和污染事故提前预警;并且实现了“一厂一档”电子化管理,使环境监管透明、高效。
当企业排放超过排放限值,系统会自动关闭阀门,使企业不能排放。当环境监控系统数据报警时,系统可通过手机终端查询环保数据中心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污染因子实时数据、小时数据等信息,使相关人员随时了解企业排放口监测数据、视频信息,对企业排放情况做出快速、准确判断,提高环境监察的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使环保部门实现污染物排放“说得清、管得住、行得通”的排放管理新模式,并为污染减排和排污许可提供新的可计量技术手段。
嘉善县环保部门对这套系统的评价是:使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监管能力大大提升;使老百姓能亲眼看到监控视频、数据,让老百姓看得明白、看得放心;改变了以往环境执法中以人为主的监管方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环境执法的公平、公正。
问:当前,环保物联网建设和应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这项工作?
答:目前,环境在线监控的核心结构、系统方案等都成形了,标准规范也系列出台了,但怎样按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重新梳理环境在线监控,怎样把物联网的最新技术用到环境在线监控中来,怎样建立运维体系等,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建成全覆盖、全运转、全应用、可持续的环境监控体系之路还很长。
当前,人员素质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保物联网建设进度与应用效果。各级监控中心由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的联调保障,直接影响到自动监控数据的稳定传输。此外,项目协调机制也有待完善。
解决这些问题当务之急,一是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技术规范、完善技术保障。二是研究制订不同行业或不同的污染种类、仪器选装指导性原则,提高仪器的适应性。三是尽快完善和规范整个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标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